蓬莱公园里,秀洲政协热议文化项目
计益婷 蒋蕊瑶
联谊报讯 位于嘉兴秀洲区的小蓬莱始建于1400多年前,环境清静,园幽径曲,秀洲八景之一“蓬莱钟声”即在此处。
今年初正式开园的蓬莱公园二期是小蓬莱的拓展延伸项目、区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新塍创建风貌特色镇的标志性工程。如今的蓬莱公园新增了蓬莱广场、文化展馆、小灵鹫山馆、蓬莱阁、青少年活动中心、粮仓等,成为居民和游客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围绕区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日前,区政协组织开展专题视察,走进蓬莱公园,边看边议。
座谈会上,大家纷纷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出真知灼见。
区政协委员、区文旅局副科长级干部廖敏英认为,当前,秀洲文旅事业成绩亮眼,但仍存在基础相对薄弱、缺少大项目引领、工作机制还未理顺等问题。“要盘活现有资源,加大重点文化项目的招引和建设力度,加强各部门协同配合。”
“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已成为彰显秀洲文化的一张新名片,但运营管理中仍存在短板。”区政协委员、区委党校副校长包维维建议,完善体系架构,加强人员配备,创新打造既具有秀洲特色、又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场景和品牌IP。
网络作家杨月文以新塍镇百年老店“高公兴酱园”为例,认为文化项目要明确开发定位,落实资金保障,强化推广运营。
区政协副主席陆志芬提出,坚持项目为王,加快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加强文化项目运维机制的创新探索。
“区政府将充分吸纳大家的意见建议,精准施策,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副区长邓建华现场表态。
区政协主席潘侃说,要提高站位,推动项目精准落地、早见成效。锚定目标,压紧压实责任,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善作善成,提升文化项目服务水平,健全管理服务体系,让文化项目为秀洲带来更旺的人气和更好的口碑。
通讯员 计益婷 本报记者 蒋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