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幸福“夕阳红”
温州政协提出金点子
联谊报讯 近年来,温州市聚焦医养结合、安宁疗护两大国家级试点,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撑等保障力度,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逐年增加,老年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去年,温州获批全国首个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
如何进一步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守护幸福“夕阳红”?近日,温州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开展专题协商。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医”是基础。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药学科技创新平台联合中心主任黄志锋建议,推进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加快创建省级老年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老年医疗中心,形成特色化老年健康服务温州模式。
温州全市3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已全部建成老年医学科,温州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乐萍希望建立健全老年综合评估收费管理体系,加快构建老年健康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许慧清提出,构建科学有效的居家社区老年人紧急救援服务体系,推进应急服务与院前急救无缝对接。
温州是“永嘉医派”发源地,中医药发展历史久、基础好。温州市政协委员、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药师薛继雄建议,加强老年健康中医药人才培养,推进“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和优势,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近年来,温州市探索“院中院”“嵌入式”“养设医”“巡诊式”模式,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温州市政协委员、瑞安市政协主席施巨耀呼吁,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组建医养联合体,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成医养结合的重要平台,鼓励养老机构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医务室等。
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谢聪颖建议,对医院向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医疗照护、康复等服务给予适当补贴,提高医院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
温州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叶辑松提出,突破数据壁垒,更新软硬件设施,加快医养一体化信息平台搭建,打造智慧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温州成为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城市以来,已有100多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温州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鲍潇舲建议,完善落实制度规范,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温州市政协委员、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政府公共政策与文化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苏立坤提议,完善老年健康服务志愿工作机制,让“温暖之州”更温暖。
副市长王彩莲表示,将吸纳协商意见,抓好工作落实。相关部门一一回应。
市政协主席陈作荣说,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着力解决老年健康服务痛点难点;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构建“医、养、康、护”一体的服务链条;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推进“老龄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完善社会参与体系,营造关爱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持续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感与获得感。
本报记者 徐建平
通讯员 李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