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甬商有话讲”助力四链深度融合

宁波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共谋良策

  联谊报讯 日前,宁波市政协今年首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会火热举行,主题聚焦四链融合,助力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实现各类要素高效配置和流动。

  每一场“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会,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都出席、点赞,这一场也不例外。他对市政协以四链深度融合为主题开展系统深入调研,以及会上政协委员、企业家、专家的建言给予高度肯定。

  宁波有港口优势、开放优势、制造业优势,但四链融合有待强化深化,大家就此纷纷精准支招。

  “选赛道、筹资金、连产业、拉人才!”宁波甬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强分享的创业路径,也是四链融合的培育过程。他针对集成电路产业建议,优化招引工作顶层设计,强化高端产业人才支撑,加大政府产业基金投入,引导国产替代先行先试。

  “江丰的成功,是四链融合的成果,企业组建的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造血功能,值得借鉴。”住浙全国政协委员、江丰电子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姚力军建议宁波实施“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十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强化研发能力,培育一批优势企业。

  汽车产业是宁波三大万亿产业之一,吉利汽车研究总院院长李传海呼吁,加快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应用,提升汽车软件研发能力,加大人才引进。

  超级吸水速干面料、保暖面料、凉感面料……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荣的介绍,让人惊叹一片片面料之中的科技含量,更感受到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力量。他建议,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加大引才留才政策支持,推进多领域多方协同创新,推动传统行业科技创新。

  “宁波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从1到100的创新能力很强,但领跑世界的原始创新还很少。”西工大宁波研究院院长盛其杰借用李言荣院士的观点,建议要自主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加大科技创新。

  四链融合对知识产权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政协委员、中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仲岐提出,做精做实政府监管机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队伍,科学实施科技金融创新。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海滨表示,将对发言进行认真梳理、逐条研究,抓好落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一一进行回应。

  彭佳学说,打造全国四链深度融合样板城市,是宁波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先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经济大市真正挑大梁的重要支撑。要聚焦“融”的源点,加快形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有效贯通的创新格局;攻坚“融”的堵点,健全供需匹配、赋权激励、开放合作、风险防控机制;紧盯“融”的断点,切实补齐软硬件短板;紧抓“融”的落点,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培育新主体、制胜新赛道、擦亮新名片。

  市政协主席陈龙表示,要持续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凝聚共识、谋深谋实、形成合力,结合相关课题、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进一步聚焦四链深度融合的具体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贡献智慧力量。

  本报记者  周霜  通讯员  滕艳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