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引荐陈独秀进北大

  □李健

  1907年,沈尹默在杭州认识了陈独秀。多年后他在《我和北大》一文中回忆道:“有一次刘三招饮我和士远,从上午十一时直喝到晚间九时,我因不嗜酒,辞归寓所,即兴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翌日送刘三指教。刘三张之壁间,陈仲甫来访得见,因问沈尹默何许人。隔日,陈到我寓所来访,一进门,大声说:‘我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诗写得很好,字则其俗入骨。’这件事隔了半个多世纪,陈仲甫那一天的音容如在目前……我和陈独秀从那时订交,在杭州的那段时期,我和刘三、陈独秀夫妇时相过从,徜徉于湖山之间,相得甚欢。”

  1917年1月,在北大任预科国文教授的沈尹默逛琉璃厂时偶遇陈独秀。故友重逢,心情激动,两人把盅话旧,相谈甚欢,得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因要和东亚图书馆合编一部辞典,此次来北京是筹款。沈尹默回到北大后立即找到校长蔡元培,推荐陈独秀出任北大的文科学长。蔡元培早就想引进有新思想的人才,便亲自找陈独秀谈。陈独秀此刻的心思都放在《新青年》上,不想到北大任教。最后蔡元培应允把《新青年》也搬到北京来,他才同意出任北大文科学长。从此,《新青年》在北京竖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旗下汇集了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