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六个新成果,争做政协协商民主市域实践示范

  □舟山市政协主席  王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舟山市政协聚力“高质量”发展,加强“体系化”推进,以全力打造“六个新成果”为目标,努力争做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市域实践示范。

  坚守政治性,打造党建引领实践新成果。坚持强党建促履职,紧扣“创党建特色品牌,赋能政协高效履职”工作目标,以党建凝心、以品牌铸魂,形成具有舟山特色的“同心向党·千岛先锋”党建品牌。探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履行委员职责有机融合新机制,以“五同五心五大行动”为牵引,广泛开展“实干在我”“履职看我”“银领有我”创建活动,推进政协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有形有效有力。

  突出专业性,打造协商议政实践新成果。坚持把服务助推“三个一号工程”作为全市政协年度履职“重头戏”,集中开题、同步启动“有色金属储运加工岛”“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等10个课题,形成高质量协商议政成果。主动将“请你来协商”平台嵌入市委市政府“民生面对面”机制,创新“专题协商+重点提案督办”的履职方式,力争使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牢记人民性,打造履职为民实践新成果。持续深化“千岛共富委员行”“六送下乡”等共享式、叠加式活动载体,创新提升“一县一室”“一岛一界别”“一乡一小组”“一企一团队”等履职形式,以实际成效增进民生福祉。依托“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协商驿站”等平台,创新开展特邀信息员“回籍贯地、回居住地”双回活动,更好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

  体现引领性,打造凝聚共识实践新成果。坚持把委员读书作为凝聚共识的重要途径,持续打造“海风SONG读”品牌,依托学习座谈会、海风书屋等平台,推动读书从线上走到线下、从政协走进社会。抓好“一室一厅”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新创建6家线下委员工作室,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委员工作室工作全过程。

  强化系统性,打造制度集成实践新成果。协助市委出台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定期会商、专项推进、跟踪监督、协调联动、成果转化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形成一贯到底、闭环管理、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优化政协履职的内容、方式、环节、步骤,完善工作流程图,推行机关全链条运行、专班化运作机制,提高机关服务保障水平。

  注重创新性,打造协同履职实践新成果。深化民主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工作,建立“提案+监督”的联合监督模式,围绕重点视察调研活动开展协同监督,切实发挥职能互补、工作联动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应。着眼山海协作,与达州市政协签订“联动履职、助推共富”合作协议,深化双方在政协履职、企业投资、人才帮扶、劳务对接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