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完成三年搬迁安置1.5万人

景宁县长问计政协委员

  联谊报讯 “大搬快聚富民安居三年行动方案”是景宁发展共同富裕特色路径20个三年行动方案之一,明确了分步实施完成2023~2025三年搬迁安置1.5万人目标,引导群众向澄照、红星、鹤溪三大区块转移集聚。

  围绕这一民生实事工程和年度重点课题,县政协近日召开“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县委副书记、县长蓝景芬,县政协主席张峰与政协委员、相关乡镇代表等共聚一堂,协商议事。

  会前,县政协课题组深入走访调研相关镇(街)及搬迁群众,赴外地学习先进经验与做法,提出了12方面问题清单及建议。

  “人口集聚是关键,产业振兴是希望,强化服务是保障。要狠下功夫、下狠功夫,真下功夫、下真功夫。”调研组组长、县政协副主席吴勤说。

  县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柳建军提出,注重工作衔接,完成搬迁安置后,要同步开展房屋拆除和土地复垦工作,做好腾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立项与验收入库。

  县政协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雷朝进建议,加大政策的宣传引导,加强监管,减少违章违法建房。

  澄照乡组织委员陈朋说,对搬迁户而言,城乡管理的壁垒还未破除。建议理顺户籍管理,明确新增人口落户政策,确保搬迁工作实现闭环,提升安置小区群众生活品质。

  九龙乡副乡长严枫树认为,要重视搬迁后群众的就业问题,优化来料加工点布局、积极培育电商直播、加大适岗企业的“双招双引”力度,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富得起。

  “此次协商会为县委县政府推动实施‘小县大城’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蓝景芬表示,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推动搬迁区域提质扩面,高标准实施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三年行动方案”。要坚持项目为王,以点带面化解各类难题,确保以项目建设实现聚人兴城。要坚持分层治理,全面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大搬快聚”进一步出成果、出成效。

  张峰说,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事,是事关群众美好生活的暖心事。要聚焦重点,确保搬迁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同轨并行;强化保障,落实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把握原则,确保“大搬快聚”工程阳光操作。

  本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朱淑芳  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