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长与政协委员共商

让“地瓜经济”藤繁根壮

  联谊报讯  深入实施“一号开放工程”,打造更具韧性、活力、竞争力的“地瓜经济”,是丽水打开山门、通江达海,奋力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为此,丽水市政协日前围绕“深化问海借力,全面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舜泽,市政协主席任淑女与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在外创业者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聚一堂,共商良策。

  今年,丽水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大“丽水人经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打造“问海借力”升级版,实现“地瓜经济”新跃升。《关于强化“一号开放工程”,助推丽水经济加快发展的建议》是吴舜泽领办的重点提案。

  为助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提案办理,市政协成立课题调研组,深入走访调研,与专家探讨交流,赴多地考察学习。课题组提出,丽水要壮实华侨经济、“两小”经济、合作经济这三根重要“藤蔓”,全力推动“丽水人经济”和“丽水经济”深度融合,奋力开辟丽水“地瓜经济”提能升级新境界。

  协商会上,课题组成员、智库专家围绕主题踊跃建言献策,在外创业的丽水人代表和相关专家通过视频提出意见建议。

  起垄覆膜,夯实“地瓜经济”发展基础。省政府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特约研究员凌云说,要“跳出丽水发展丽水”,用形象的比喻,就是抓住“好的品种”,让“藤蔓”更发达、“土壤”更肥沃,并运用科学作业方式,及时“施肥”“浇水”。市政协委员、富岭产业运营平台公司董事长应刚秋建议,积极向外借力,争取更多阳光雨露。充分利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的机遇,用好华侨产业基金,投资丽水项目,促进产业升级。

  浇水追肥,补齐“地瓜经济”发展短板。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说,要发挥青田县域经济对外开放典范作用,实现“藤蔓”在新时期延伸新场景。在高技术产业切入点上动脑筋,下好“先手棋”。市政协智库成员、市统计局总统计师童健认为,要变“逆向飞地”为“正向飞地”,变“单向飞地”为“双向互飞”,让山海协作“飞地”这个“地瓜”更甜。

  提蔓除草,优化“地瓜经济”发展环境。市政协委员、柬埔寨侨商施海平从事国际供应链服务业已23年,他建议,完善涉侨商贸政策平台,“让人聚拢来,货走出去,钱汇进来。”市政协委员、景宁人力社保局就业管理服务处副主任雷雨婷建议,打好人才“提升牌”“培育牌”“反哺牌”。缙云在外创业者应显光在杭经营“胖子烧饼”30多年,他分享:“就像我做的缙云烧饼,要始终保证品质、制作工艺和质量。”

  市商务局、人力社保局、侨办、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对委员和专家的建议进行互动回应。

  吴舜泽点赞市政协课题组和委员们的建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将调研协商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为建设山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创新区的动力。他说,“地瓜经济”是丽水开放之路上的制胜法宝,要与时俱进推进新时代华侨要素回流工程,最大限度将华侨和海内外丽水人蕴含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推动产业提质跃升、对外贸易提质扩量,实现“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任淑女表示,要进一步强化政协之能,问海借力建新功。发挥界别优势,在扩大对外开放上积极牵线搭桥、对内发展上主动担当作为;贯通履职链条,推动协商成果转化取得新实效;发挥委员作用,聚焦聚力“双招双引”,让更多更好的人才、资本、技术和企业走进丽水、流向丽水、汇聚丽水,为全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本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丁宣明  徐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