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篇调研报告献策全域旅游
衢州政协开展全景式精准式调研协商
胡夏菡 赵容华 何于盛
联谊报讯 从诗韵悠悠的“三衢道中”,到打造“十个桥头堡”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全域旅游集散地,近年来,衢州市立足三衢大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厚重的底蕴,持续擦亮衢州文化高地金名片,加快建设四省边际全域旅游桥头堡。
为推动全域旅游向深处发力,焕发更多光彩和魅力,市政协紧扣这一主题,于今年3月成立课题组,开展深入调研,收集汇总各方意见建议,形成29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在此基础上,日前,市政协围绕“打造四省边际全域旅游桥头堡,助推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主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7名政协委员作现场发言,积极助力绘就全域旅游发展新画卷。
“追求个性、重视体验成为衢州旅游消费的新现象,多元创新、跨界融合成为衢州旅游发展新趋势。”市政协副主席汪晖代表课题组发言,建议在引建重大文旅项目、培育文旅新业态新产品、推动文旅营销“出圈”、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文旅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小而精”“时尚范”的新业态,创新打造“网红产品”“网红街(区)”,结合实际推出相关精品文旅线路。
“加快发展‘节气经济’,打响‘衢州好时节’节气文化品牌。”市政协委员、柯城区政协副主席傅淑梅代表柯城区政协提出,统一谋划、整合放大节气产业,研发衢州版二十四节气系列美食,打造“跟着节气游衢州”精品旅游线路。
西周姑蔑文化是具有衢州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徐寅波代表民盟市委会发言,建议以姑蔑文化为核心,高水平建设诗画风光带综合性主题公园,尽快制定总体规划,系统整合市、区两级资源要素,加快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挖掘研究。
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沈燕代表民进市委会发言,围绕推进完善“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建议通过调整景区免费时段等方式,促进实现旺季、淡季两兼顾;建立灵活多变营销机制,推动景区间相互引流。
坐拥世界围棋发祥地、围棋仙地烂柯山,衢州自古就与围棋有着不解之缘。市政协委员、市城投集团董事长廖敏超代表市政协经济界别建议,围绕“围棋圣地”和“烂柯仙境”开展品牌策划,探索“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加强烂柯山片区开发建设资金保障。
市政协委员、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办主任钱进代表市政协新闻出版界别提出,孵化培养一批本地短视频达人,探索构建全新的短视频生态圈;组建专家库,与行业智库、短视频IP内容生产商全面梳理特色资源;集聚各方资源,解构城市IP内涵,打造四省边际短视频基地,以短视频引流助力打造“网红衢州”。
“进一步培育精品民宿,推动全域旅游更好发展。”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谢小兵代表市政协中共界别、民建市委会、常山县政协建议,加强规划引导、完善设施配套、整合区域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延伸产业链条、优化政策扶持,让民宿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认真听取发言后,副市长徐利水点赞,此次专题调研协商活动凝聚了政协委员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形成的报告“全景式”“精准式”分析衢州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短板、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很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金点子”,将充分吸收采纳,积极推进落实。
市政协主席方健忠说,打造四省边际全域旅游桥头堡,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要围绕“持续凝聚共识、持续助推破题、持续跟踪助力”,做好协商课题“后半篇”文章,推动协商成果加快落地、发展瓶颈加快突破、发展合力加快汇聚,以履职实效服务助力衢州四省边际全域旅游桥头堡建设。
通讯员 胡夏菡 赵容华
本报记者 何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