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丽水政协田间地头履职忙

  联谊报讯  “看!无人机正在播撒。”田野上空轻快飞翔的农业机械吸引了正在田间地头调研的政协委员和农业专家的目光。

  近日,丽水市政协围绕“以农业‘双强’促进丽水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与会人员走进“处州粮仓”,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题字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为“窗口”,看莲都区如何增强农业“双强”引领,提升亩均粮食产量;走进“丽水山耕”梦工场,从琳琅满目的生态产品及全产业链,看丽水如何基于农业文脉,做强“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加速农业标准化进程,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委员们驻足、思考、交流,结合丽水农业“双强”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沉浸式开展协商,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近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农业“双强”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已申报立项60个入库项目,总投资达到4.35亿元,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初步形成“现代种业”和“农遗产业”两个突破口。

  为让科技兴农的“田园牧歌”更响亮更悠长,今年4月以来,市政协成立课题组深入调研。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就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机器换人、提高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丽水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要制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壮大特色种业。”有着27年水产养殖经历的省政协委员、云和县清江生态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卜伟绍为农业“芯片”发声。

  “建设高能级农业科创平台,时不我待。”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副局长廖旭青建议,建设高能级实体化研究院、做强做优企业研发机构。

  市政协委员、市农林科院办主任丁潮洪说,要积极对接涉农专家、科技人员等,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各类要素制约相对较多。市政协委员潘堂根、任文红、柯建伟等,从加强丘陵山区宜机化制造及应用、全力保障农业用地、市区一体合力打造农业科创高地等角度提出真知灼见。

  现场还视频连线了“土专家”、种植大户、新农人等,倾听来自一线充满泥土芳香的呼声。

  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等部门负责人回应发言。

  市政协主席任淑女表示,要增强信心决心,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奋进姿态推进农业“双强”做大做强、走深走远。强化丽水特色,致力走出符合自身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山地农业特色的发展路子。赋能公共品牌,增强壮大“丽水山耕”和“山字系”公共产品的整体持久竞争力,撬动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

  本报记者  徐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