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政协协商会后10天

老年人福利一个接一个

  联谊报讯  “以前出门理一次发很不方便,现在在家就能免费理发,幸福啊!”家住吴兴区埭溪镇红旗村的杨大爷乐得合不拢嘴。

  自今年6月1日起,埭溪镇免费上门为老人理发这项服务,由原先的80周岁以上覆盖到60周岁以上老年人群,集中和上门相结合,按需开展服务,保证每个村每月1.5天服务时间。

  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形式多样、服务内容丰富……这些实打实的好事,都得益于吴兴政协的助推。

  自今年1月《湖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吴兴政协紧紧围绕老年人用餐、护理、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深调研、实协商,积极助推条例落地落实。

  区政协委员、区供销社“吴上兴鲜”负责人崔丽娜格外关注老年人“吃”的问题。她时常跟着配送人员进村入社开展膳食配送服务,随着天气愈发炎热,她发现送来的饭菜不宜久存、老人不可过食热性食物,这些问题,她都详细地记在了履职记录本上。

  “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需要我们帮忙做什么?”……委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各自辖区、领域开展走访活动。区政协主席丁芳芳作为下沉基层271名政协委员中的一员,多次深入村(社)一线调研,与村民面对面交谈,掌握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在此基础上,群山环绕的红旗村“两山”协商驿站里,一场围绕“提升山区老人服务,温暖相伴让银发无忧”的协商活动随即展开。

  “建议开展中央食堂配送服务,集约化、精准化实施膳食配送,让老年人吃得安心、舒心。”崔丽娜说。

  区政协委员、埭溪镇红旗村党总支书记张新华希望放宽年龄限制,让60周岁以上的老人们也能享受免费上门理发服务。

  区政协委员、“归欤山居”民宿合伙人周赟昀建议,印制家电和水电维修名片,分发给独居老人,方便他们随时联系上门维修服务。

  “建议定时组织助老志愿者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房屋。”“不定期开展公益性演出活动,丰富老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协商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争献“金点子”。

  “协商会后,我们调研组将再次通过走访和对接,推动建议落实转化。”埭溪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樊军说。通过归纳整理,此次协商会共形成意见建议12条,已全部报送给乡镇和相关部门。

  为了让建议尽快落地,惠及大批老年人,会后,委员们跟踪助力,切实将“好声音”转化为好举措。

  “能否将老年人膳食配送以成品和半成品分类按需配送?”会后,崔丽娜马上与康普养老机构联系,进行深入对接。张新华则在村里蹲点,反复与相关机构以及助老志愿者沟通联系,希望将免费上门理发服务对象拓宽至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周赟昀奔走在部门、印务公司和康普养老机构之间,将印制名片诉求广而告之,推动建议得以转化。

  就在委员们四处奔忙的履职脚步中,好消息不断传来!协商会结束10天后,中央食堂配送服务已成功实施;免费上门为老人理发服务,由原先的80周岁以上老人覆盖到60周岁以上;家电和水电维修名片已印制,并将由康普养老派发;助老志愿团队携公益组织将常态化进村(社)开展老年人活动……

  “群众有呼声,委员见行动。从调研到协商再到成果转化,我们努力打造履职闭环,着力推动工作落实落细。”丁芳芳表示,下一步,将组织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持续跟踪监督,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探求养老的发展路径、应对方法和工作成效,让每位老年人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幸福康养生活。

  本报记者  朱敏敏

  通讯员  包玉院  赵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