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点题,市长参加

余姚政协首场“姚商说”亮相

  联谊报讯  “希望‘姚商说’这样的平台越来越多,政企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日前,余姚市政协“姚商说”政企协商会亮相,首场活动聚焦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沃勇特点赞这一新的协商平台,希望政企同心、双向奔赴,凝聚更多智慧力量。

  “姚商说”政企协商会旨在通过发挥政协协商的渠道优势、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党政部门搭建面对面交流的新平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姚商说”平台,首场活动由市委书记傅贵荣点题目、交任务,沃勇特和市委常委、副市长毛丕显参会交流,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积极参与。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余姚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全市重点培育的“35”千百亿集群产业之一,其发展对稳固余姚经济底盘、推动高质量发展举足轻重。

  活动现场,听取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就余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后,大家纷纷打开话匣子,谈问题、提建议。

  人才引留是每位企业家代表的心头大事。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裘文伟建议,打通余姚与周边大城市的便捷交通通道,增强人才落户和子女就学政策的灵活度等,让更多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对于新工艺、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宁波富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叶盛认为这是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窗口期,汽车的“新四化”将成趋势。“内饰智能化,外饰科技化,智能表面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智能座舱普及率越来越高,要强化创新引领,积极布局新赛道。”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凯纳表示,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加速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应秉持民族品牌的创业初心,加快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启新的增长曲线。

  “要做大做强余姚汽车产业集群!”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政府事务官、汽车行业专家李伟平非常看好余姚的发展前景,提出抢抓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契机,推动“三链”融合。

  沃勇特表示,要把握趋势,坚定发展信心,双向发力,锻造硬核产业,在做优顶层设计、促进集聚集群,构建链条体系、增强整体能级,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内核实力等方面强化政企同心发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市政府将一以贯之、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发展,打造“诚意最足、政策最优、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

  市政协主席陈长锋表示,将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企业发展诉求,精心搭台、精准选题,把“姚商说”政企协商会打造成连接党政和企业的好桥梁、促进科学决策的好机制、广聚发展共识的好平台。

  本报记者 周霜  通讯员 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