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支笔撬动共同富裕
桐庐政协“协商议事月”首场活动开始了
陆一铭 叶晶 陶迈卿
联谊报讯 最近,桐庐一位81岁的老奶奶在网上火了。她每天和老姐妹相约来到制笔服务站组装圆珠笔。这位老奶奶就生活在有中国“制笔之乡”美誉的桐庐县分水镇。
分水镇一年能为地球上每个人造2支笔。如何用小小一支笔,更好地撬动产业繁荣,让百姓更富裕更幸福?日前,一场“民生议事堂”活动在“希望的田野”上开始了。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桐庐考察,为当时卡在“低、小、散”瓶颈中的分水制笔,开出了“16字良方”——做大做强、强化特色、拓展空间、城乡联动。
20年来,这“16字良方”始终回响在分水江畔,指引着桐庐人“笔耕不辍”,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新时代,如何用好这支笔,进一步做强块状经济、发展高端制造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快步前进,成为桐庐人的迫切追求。
在盛开的千亩油菜花中,围绕“落实十六字重要指示 助力产业经济发展”主题,桐庐县政协委员和乡贤、企业代表、机关部门负责人等围坐一起,建真言、献良策。这是县政协本年度集中开展“协商议事月”的首场活动。
“回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习近平同志提出的‘16字良方’,为桐庐制笔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做大做强成为共同的目标。”杭州市制笔协会原会长杜宝琛率先打开了话匣子。
县政协委员、农工党桐庐基层委副主委俞金宝接过话题说:“如今,分水镇应做好引育并举的文章,多组织谋划‘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重点培育亿元以上企业,重视科研人才的引进,把产业经济做大做强。”
县政协委员、柳淑农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淑女认为,政府可以提供更多发展平台和场地,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让企业在做精产品的同时,扩大品牌效应。
县政协委员、优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瀚奇已从事制笔行业17年,他说:“分水制笔行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下一步,要结合桐庐文化,开发文创笔,打出品牌特色。”
县政协主席周海静表示,分水镇要紧盯招商引资、保障体系、企业培育等重点环节,聚力建设历史人文、城乡融合、生态环境等,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坚持“跳出分水谋发展”,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借助便捷交通网络,通过联动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市场空间、促进共同富裕,打开分水发展新格局。
在接下来的“协商议事月”活动中,县政协将以“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为依托,围绕“空心村”整治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亚运马术赛后利用及马产业引育等主题开展一系列协商议事活动,切实推动共同富裕。
通讯员 陆一铭 叶晶
本报记者 陶迈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