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如何打造旅游新爆点
西湖政协精调研深协商
郭笑启
联谊报讯 杭州市西湖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水资源禀赋独特,旅游产业业态丰富,不仅有茶文化、龙舟文化、湖埠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还有青芝坞、龙坞、灵山等乡村旅游板块,云栖小镇、象山艺术公社、铜鉴湖、外桐坞村、双浦网红经济园等特色打卡点。
近年来,西湖区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文化,精心打造IP矩阵,文旅产业影响力持续扩大。目前拥有A级景区9家,区级以上非遗项目8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生产性保护基地、宣传展示基地等55处。
眼下,随着文旅产业的加快复苏,西湖区文旅产业发展不平衡、消费需求与产品供给不匹配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区政协为此组建专项课题组,以推进文旅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部门和企业走访调研,发放问卷500份、提出意见建议115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在扎实调研基础上,近日,区政协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及文旅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深化融合、持续创新,推进文旅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建言献策,助推文旅产业“春暖花开”。
区政协委员、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韦隽率先发言:“要围绕湿地文化和茶文化这两条主线深度挖掘具有辨识度的文化属性,提炼符合区域文化属性的宣传口号及logo。”
区政协委员、蓝天下(浙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章碧珍认为,西湖区是名副其实的文创高地,“文”字扎实,“创”字需补强,应该积极主动利用自身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带动力,打造亮点突出的爆款文创产品,让西湖区的文化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和效益。
区政协委员、西湖区双浦镇副镇长姜涛提出,要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强产业联动,组建灵山单元“一湖五村”产业发展联盟,探索联合招商模式,重点发展农文旅产业,打造企民共富场景。
“要让文旅产业与新兴科技的融合更有深度和广度。”区政协委员、颐高集团杭州文三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远随建议,“依托元宇宙文旅、沉浸式体验、影视演艺奇妙游、文旅夜经济等新业态,优化对环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商业广场的利用,打造西湖区有特色、有烟火气的夜市集市。”
区政协委员、杭州市美食文化品牌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敏呼吁,以特色研学游撬动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集自然+科学+人文为一体的研学产品,做强“文旅+研学”特色品牌。
“要把餐饮文化和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西湖区旅游资源特点讲好美食故事,赏美景同时品味美食,让人们视觉和味觉更好交融,增强旅游记忆点。”区政协委员、杭州兆丰天瑞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宝泉说。
“希望西湖区更注重全域品牌IP打造和包装,带旺小众景点。”企业代表、浙江游侠客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席远明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针对委员和企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区文广旅体局、区商务局、艺创小镇、西湖文旅集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
“要把委员建议吸收好、采纳好。”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俞晖表示,要统筹好全域优秀资源,注重跨界融合、数字赋能、项目引领,打造年轻态、活力范、时尚感的西湖品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协商活动互动交流好、协商氛围浓、建言质效佳,达到了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效果。”区政协主席叶泽说,下一步,要注重顶层设计,紧跟时代浪潮、立足地方特色、瞄准市场主体,点亮“夜经济”,打造“新爆点”,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文旅产业。区政协将持续关注文旅产业发展,做好协商的“后半篇文章”,助力西湖文旅产业出圈出彩。通讯员 郭笑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