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诤言助先行

——来自联组讨论现场的委员好声音

  □本报记者  朱敏敏  徐文燕  徐建平  蒋蕊瑶  周霜  陶迈卿  何于盛

  民盟、民进、农业和农村、环境资源界联组讨论:

  同心聚力助先行

  说生态、论经济、谈文化、话教育……声声诤言为发展,字字关情助先行。1月13日,民盟、民进、农业和农村、环境资源界开展联组讨论。委员们争抢话筒,为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献计献策。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成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成岳冲参加。

  “作为新设的环境资源界别的新委员,我将积极履职助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来自生态环境战线的“老兵”林道辉委员干劲满满。他呼吁,聚焦工业产业园区的土地与环境管理,科学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打造生态工业园区高地。

  既要绿色生态,也要经济发展。夏赛丽委员建议,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推动浙江经济稳进提质持续向好。“数字经济是引领支撑‘两个先行’的关键力量。”方兴东委员补充道,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推出数据强省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委员们关注的又一焦点。严小军委员就如何更好地向海洋要粮食进行了分析,希望进一步发挥浙江独特海洋资源优势。来自“中国最美梯田”——丽水云和的卜伟绍委员说,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发展高山生态精品农业,推动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我越发自信,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贡献绵薄之力。”作为一名资深电影人,刘智海委员建议,浙产电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厚植浙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打造浙产影视产业集群。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看点多多。胡新根委员就发展职业教育提出,要在政策上、制度上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保障,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楼秀华委员建议,做好“双减”后半篇文章,提升中小学建设标准、优化师资供给和编制核定。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我省实现‘双碳’目标。”“实施人才新政,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同心聚力助先行。

  民革、科协、科技界联组讨论:

  为科技强省献计献策

  1月12日,民革、科协、科技界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纷纷聚焦科技强省建设献计献策。

  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傅明先,副省长刘忻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王昌荣参加。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深受委员关注。周云龙委员说,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让科研主体心无旁骛搞科研。建议出台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的指导方法,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实现科研机构短、长期目标协同发展,不断完善引人、留人、评价机制,打造优质科创生活圈。

  科技创新,重在把人的活力激发出来。俞平委员说,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要多措并举鼓励科技人才建功立业,突出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之家;加强选树褒奖力度,着力打造科技工作者的价值之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着力打造科技工作者的赋能之家。

  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会场讨论的聚焦点。仇旻委员建议,出台举措,完善和提升战略性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金胜威委员建议,进一步创新全民科学普及体制机制,改善学校科学素养相关课程,让真正的一线专家来讲科普。

  “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为共同富裕注入金融活水。”潘碧武委员建议,聚焦“未来所需”靶向攻坚,以绿色金融为引领,全力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围绕低碳转型、绿色建筑、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深度挖掘,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委员们还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强化有机废弃物减排固碳等展开热烈讨论。

  文艺,社科、新闻出版界联组讨论: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美化一个省

  1月13日,文艺,社科、新闻出版界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紧紧围绕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美化一个省展开热议。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陈小平参加。

  “建议借力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推广浙江宋韵文化。”葛继宏委员建议,可以在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欢迎宴会上用宋宴招待各国嘉宾,将宴会厅现场还原成宋朝时的模样,所有服务人员穿着宋朝的服饰,打造宋韵文化活景观,传播宋韵文化。在运动员餐厅设置宋宴专区,附上中、英、日、韩等多语种的简介,用美食抓住他们的胃,也留住他们的心。在亚运村内打造一批可感可知的体验项目,如现场展示青瓷、皮影戏、剪纸等浙江非遗技艺,邀请国内外的运动员和媒体记者们参与互动,沉浸式体验浙江文化的魅力。

  “我赞同!建议抓住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机会,提升浙江国际传播效果。”戴运财委员说,我省是中国重点侨乡之一,不少国家的中国商会负责人是浙江人,我省在国外的留学生也多,他们爱国爱乡,愿意为家乡服务。建议利用好国外商会、留学生、华人华侨的力量,丰富国际传播主体,创新国际传播方式,宣传好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宣传好浙江。

  “艺术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传播形式上可以使用艺术的方式。”孔令伟委员建议,深入挖掘宋韵文化这一浙江特色文化内涵,萃取宋韵文化精髓,用视觉艺术的方式塑造可爱、可敬的浙江形象,增强浙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委员们还就加强越剧等传统艺术保护传承、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物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提出意见建议。

  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妇联界联组讨论:

  让高质量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同频共振

  1月13日,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妇联界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建言献策。

  副省长高兴夫、王文序、张家胜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叶正波参加。

  聚焦经济发展,让企业更具活力。

  “一个‘抢’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和企业同频共振的决心、信心和行动力。”徐力委员认为,企业在外抢单的同时,要通过创新产品提升自身竞争力,坚持“两条腿走路”,不断拓展国内消费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

  “过去说要致富先修路,产业新基建就是新型的致富之路。”金霞委员说,以产业大脑为核心的产业新基建将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她立足我省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建议进一步系统性谋划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发挥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引导数字经济往产业纵深发展。

  聚焦民之所需,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其中就有城乡宜居。”方军委员希望,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一次精准的老旧小区底数排摸,完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机制建设,打通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的融通链,让群众住得更舒心。

  让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长期关注教育领域的马冬娟委员建议,不断优化顶层设计,继续打通普高与职高升学和就业上的壁垒,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时的自信,提高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

  许征骏委员为孤残青年发声,建议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不断强化孤残青年的职业技能,建立专门的孤残青年住房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孤残青年安置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委员们还就加强我省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关爱自闭症患者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台盟、台联,无党派人士,侨联、对外友好,共青团和青联界联组讨论: 

  “书写新篇章,咱们有信心!”

  未来五年,是充满挑战、爬坡闯关的五年。1月12日,在台盟、台联,无党派人士,侨联、对外友好,共青团和青联界联组讨论现场,委员们积极建言,一条条真知灼见,汇聚成迎难而上的合力与信心。

  副省长卢山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朱从玖参加。

  人才往往决定着企业能走多远、能飞多高,对于中小微企业更是如此。盛静怡委员呼吁,引导和推动中小微企业发挥培训培育留人的主体作用,体现校企合作的实效性,加强指导和政策支持,鼓励有能力的企业科学建标、培训,优化条件和环境,把人才留在企业、留在浙江。

  “消费是经济的基础,与民生息息相关,决定着群众的幸福感!”张凤翔委员发现自己乃至身边的朋友,消费的劲头不如从前。“要更加重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激活和扩大消费,提升品质、创新模式、优化服务,让更多人‘浙里来消费’。”

  “很欣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对外交流在多领域助力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吴越委员说,今年是亚运年,一届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值得全世界期待。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涉外活动,将持续放大亚运会的外溢效应,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国之治”。“2023年,一定更加精彩!”

  “一老一小”,牵动人心。陈靓委员提出,重视“虚拟养老院”建设,进一步精准化老年人基础数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为点单式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政府搭建数据平台,优化补贴方式,关注困难、低保老人的托底保障,丰富产品类别,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培育居家养老服务市场。

  “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让更多新生代企业家脱颖而出。”“把省两会精神带回去、传出去,让更多人强信心、提干劲。”……现场的好声音不止于此,发展的信心更不止于此。

  总工会、少数民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宗教界联组讨论:

  为民发声聚人心

  为辛勤的“打工人”发声,为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发声,为美丽的民族乡村发声……1月12日,总工会、少数民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宗教界进行联组讨论,“为民发声”成为关键词,“凝聚人心”成为主旋律。

  副省长王成国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陈擎苍参加。

  “看了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浙江真正践行了‘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来自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雷洁畅委员关注民族乡村发展,她建议加快编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宣讲教材,培训宣讲队伍,夯实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他们是城市运转的维护者、便利生活的守护者。胡侃委员说,要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及医保法规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完善行业自律,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和劳动者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

  章跃洪委员在职业院校中负责校企合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这句话让他眼前一亮。他认为,要探索搭建市域产教融合平台,创新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体系,宽进严出提高技能人才的含技量及含金量,让技能人才成为“香馍馍”。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提出了具体目标,这让一直从事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王学芳委员备受鼓舞。她建议探索建立残联、教育、民政、妇联等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孤独症早期筛查机制进行顶层设计;加强预防孤独症的宣传,推动全社会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工作。

  委员们还就保障城乡社区工作者权益、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民建、工商联、经济界联组讨论:

  字句铿锵助发展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夯实人才基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1月12日,民建、工商联、经济界进行联组讨论,委员们字句铿锵,积极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副省长张雁云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张学伟参加。

  “坚定信心,把订单接进来,让产品走出去。”吴锦华委员刚从海外考察回来。他建议,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国际化人才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对外贸易活动,进一步吸引投资、开拓市场。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林东委员提出,积极推动民营企业研究院建设,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研究院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持续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对此,胡敏翔委员感同身受地说:“要进一步出台政策,加大对头部民营创投机构的扶持力度,提升创新资本聚集效率,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金凯委员建议,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解答困惑、解决困难,切实推动企业税费优惠、用工社保、贷款贴息、研发投入支持等方面政策落地见效,让政策“直达快享”,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更大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干货满满,为广大企业家注入了信心和力量。”李建滨委员一直关注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发展,建议强化培育举措,更好引导他们产业报国、实业强国,厚植家国情怀。

  绿色发展是吴淑英委员的关注重点。她建议,围绕绿色建筑产业链发展,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引导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扎实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不断擦亮我省绿色发展底色。

  委员们还就茶文化宣传推广、跨区域人才互认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