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遇难题

松阳政协“民生议事堂”来帮忙

  联谊报讯  “松阳县‘红色玉枫  菇香柿溢’乡村振兴项目,是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希望委员、专家们多多出谋划策。”日前,松阳县玉岩镇“民生议事堂”活动中,该镇党委书记叶福龙恳切地说。

  松阳县玉岩镇,因其完好传承了省内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松阳高腔”而为人熟知,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之一,有叶义故居、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遗址。

  今年6月,松阳县玉岩镇、枫坪乡、叶村乡成功申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扩大松阳香菇、香茶、金枣柿等特色产业发展提升,项目覆盖9个重点帮促村和23个行政村,建成后能每年产生收益320余万元。

  目前,玉岩镇范围内的1000亩高山四季豆种植基地、年产100万袋的清洁化菌棒加工厂、40亩周年化香菇大棚等项目的提升改造正有序推进。急需破解的是产业附加值不高、市场运作能力较弱、资源整合利用不够、系统谋划不足等短板。

  群山环抱间,翠竹掩映下,玉岩镇洋坑村的项目效果图前,“民生议事堂”现场纷纷出谋划策。

  “利用红色革命遗址,结合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建设,把玉岩镇的‘红绿古’三色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带动镇域农文旅融合发展。”县政协委员王德明建议。

  “只要有需要,我将竭尽所能。”县政协委员季荣富是全县菌类种植产业带头人,他表态,要发挥自身特长,帮助玉岩镇探索新产品,做好技术指导,加强营销拓展市场。

  县政协委员吴养根多年来从事蔬菜、香菇、香榧等农产品的种植,是国家林业乡土专家。他结合自身经验建议,重视流通环节,充分运用直播、电商等方式推动销售。

  “建设清洁化菌棒加工厂房,吸引标准化菌棒生产企业入驻,同时吸纳当地低收入农户进企业务工。”

  “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区域产业发展矩阵,补齐香榧、香油精深加工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让集体、农户、低收入农户这三大群体合理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效益。”……一条条建议被玉岩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一一记下。

  协商活动凝聚共识,要助力建设好该试点项目,唱好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协奏曲”。

  通讯员  朱少珍  程鹏

  本报记者  徐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