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长和政协委员“面对面”
共谋制造强市良策
朱敏敏 包玉院
联谊报讯 “提升创新势能,做大企业规模。”“抢抓‘双碳’战略新机遇,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湖州市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暨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湖鹏与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题共谋良策。
湖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制造强市战略,推动工业强市向制造强市深度聚焦。如何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湖州路径?市委将这一重要课题交给了市政协。
自换届伊始,市政协就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发动各级政协委员深入部门、企业、基层开展广泛调研,广集众智、广聚共识,共形成意见建议35篇,为高质量完成本次协商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第九次党代会把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为八大新兴产业链的首位产业。但对照打造千亿级产业目标,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界别的童志远委员率先发言、直奔主题,提出以“高精尖”项目为强链优链抓手,强化链主企业带动引领和政产学研深度互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升级。
“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了30余家高校院所和90余家企业牵头的研究院,有力支撑了全市产业发展。”科技界别的林先其委员认为打造制造强市关键在“人”,要充分发挥研究院作用,培育湖州产业发展新动力。
对此,成永和陈忠两位委员也十分认同。他们纷纷提出,发挥湖商优势,以商招商助推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强“创二代”接班人队伍建设。
如何让制造业拥抱数字化未来,打造产业新高地?结合前期调研,张志宏委员提出,加大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平台和重点项目相关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未来工厂的打造。殷藻委员建议,要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为契机,推进全市未来产业与制造业、社会民生的协同发展。
“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很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政府将深入研究、充分吸收。”洪湖鹏说,制造强市是长远之策、固本之策,必须上下同欲、一抓到底、久久为功。要进一步完善推进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浓厚氛围,迭代强化制造强市的大合力、大格局。希望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持续发挥优势、施展才华、建言献策,合力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六个新湖州”。
市政协主席李上葵表示,要把牢方向抓落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部署,坚持制造强市战略不动摇,着力打造实力新湖州;要围绕大局抓落实,把助推“六个新湖州”建设作为政协系统的重要履职内容,有效建言资政、凝聚共识;要发挥优势抓落实,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本报记者 朱敏敏
通讯员 包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