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丽水 跨山统筹

丽水市长与政协委员共商良策

  联谊报讯 革命老区丽水绕不开一个山字,多山造就了“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名,多山也意味着屏障和分隔。所有县(市、区)均属山区26县的丽水,怎样冲出大山的阻隔?

  “跨山统筹”是丽水市委提出的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三把“金钥匙”之一。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积蓄更强大的发展向心力,丽水市政协围绕“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丽水路径——推进跨山统筹一体发展”主题,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舜泽与政协委员共话革命老区的“山”。

  《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丽水路径》是吴舜泽领办的重点提案。市政协课题调研组在进行大量调研基础上,以生态工业作为跨山统筹发展主战场“破题”,提出“做强工业产业”这致胜一招。

  会上,课题组成员围绕主题作口头或书面建言。

  市政协课题组成员叶芳建议,在机制的深化落实上升级加力,让产业链条“联”起来,价值链“长”起来,产业体系“强”起来。

  市政协委员应刚秋从产业招商角度切入,建议做好规划、项目源、发展要素的统筹,多渠道大力开展优质项目招引。

  市政协委员贺小丰认为,破解产业配套因“山”而阻、产业政策隔“山”而治的现状,抱团扩大集群效应,全市统筹激活“内循环”。

  面对丽水全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条件,市政协智库成员童健提出,要切实解决要素稀缺和区域统筹的问题,以期“有限资源保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

  市政协课题组成员、松阳县政协副主席卢丁方以“松遂组团”为例,建议两县整合有限资源,使产业在协同创新上产生“化学反应”,探索共创不锈钢管产业百亿级以上区域品牌。

  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等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

  吴舜泽点赞市政协调研工作充分、扎实,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契合当前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体现了较高的议政建言水平。要重点破除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惯性思维,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格局。要让跨山统筹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省级示范,全力推进工作细化、项目实化、机制固化,推动改革从先行试点到经验示范。

  市政协主席任淑女说,秀山丽水、跨山统筹,时不我待,久久为功。要坚决而深入破除隔山而治、因山而阻的路径依赖和行政隶属框框思维定势,坚定而持续推动要素、项目、平台、改革试点统筹到区域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推动生态工业联动、融合、一体化发展,形成具有丽水鲜明特色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打造跨越式高质量增长极。

  本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丁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