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如何开出共富花
青田政协“民生议事堂”热烈“群聊”
徐文燕 舒勤芬
联谊报讯 青田石雕,因材施艺、因色取巧,以其秀美造型和精湛工艺,享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前,青田县瓯南街道、山口镇联合开展以“传承弘扬石文化 以石为媒促共富”为主题的“民生议事堂”活动。
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石文化之都”目标,青田县大力弘扬投石问路的创新精神、点石成金的工匠精神、金石之交的契约精神,推进石雕产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原材料、技艺传承、人才引留等面临挑战和压力。
此次协商活动,由瓯南街道“民生议事堂”首先发起。“我们结合民生实事,提出了景云步行街提升改造方案。”县政协委员、瓯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邹丽雅说。
景云步行街距青田火车站100米左右,这条仅180米的步行街上,入驻了20余家青田石雕大师工作室。丽水市政协委员、省工艺美术大师叶建海的工作室也在其中,“街区位置好、基础好,希望融合石雕文化、咖啡文化体验区,打造网红打卡点、返程歇脚点。”
在政协委员的走访调研期间,林观博、徐伟军、叶品勇、叶志伟等青田石雕行业的大师们纷纷加入“群聊”。
“石雕行业人才流失严重,希望通过政协的助力,加大展会、政策、金融扶持力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青田县石雕行业协会会长林观博说。
此次活动的参与面越扩越广,县政协人资环委先后协调召开三次座谈,山口镇的“民生议事堂”也就这一主题开展了协商活动。
山口镇是青田石雕发源地,聚集了1000多家石雕作坊、3500多位石雕从业人员。今年3月,总建设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石雕抖音基地项目竣工验收,截至7月已入驻商家950多家。
山口石雕行业协会会长刘宙说,建成后的石雕抖音基地将成为群众致富的新引擎,“需要文创设计、电子商务、直播等各类人才。”
从北京带直播团队入驻的北京观印石珍公司负责人徐丽杰建议,提升生活配套设施,让更多年轻人留在青田,讲好石雕故事,传播石雕文化。
“在一代代石雕艺人的努力下,青田石雕技艺远近闻名,但石雕文化的内涵挖掘不足。”县政协委员孙红华建议,加强石文化研究,让产业发展和文化促进共融。
会场上,大家畅所欲言,就石文化传承与推介、石雕综合体建设、行业管理等建言献策,还通过直播连线听取上海、广东等地经营户的意见建议。县石雕产业中心、文广旅体局、职业技术学校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回应委员建议。
县政协主席陈铭表示,要做好“民生议事堂”下半篇文章,让更多部门参与进来,营造浓厚氛围、研究扶持政策、加强宣传推广,不断擦亮“青田石雕”金名片。政协委员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跟踪石雕产业发展,通过大会发言、提案、调查研究等方式,持续推动石文化传承和弘扬。
本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舒勤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