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唱好“双城记”

杭甬两地政协首次联合协商

  联谊报讯  “作为宁波的女婿,我期待杭甬老铁路改造成准城际铁路,早日坐上它去宁波。”日前,合力唱好杭甬“双城记”两地政协首次协商交流活动在杭州举行,杭州市政协委员桑万琛的这句话,在会场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对宁波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说:“看来,杭甬‘双城记’无处不在。”

  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涵,也是两市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升综合能级的必然要求。上个月,两地政协签署《杭州、宁波两市政协合力唱好“双城记”工作备忘录》,确定“进一步完善市民卡(社保卡)‘一卡通’功能”“共同推出文旅系列线路地图”“共同推动四港联动发展,打造现代运输大物流体系”“‘三首产品’(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两地推广应用”等4个方面调研课题。

  此次活动上,两地政协委员带着扎实的调研成果,围绕这四方面课题深入交流。

  公共服务同城便利和优惠,是唱好杭甬“双城记”的重要指标。围绕小小的“一卡通”,两地委员建议构建更紧密的协同推进机制,推动终端设备和后台应用升级改造,探索创新“一卡通”数字化路径,逐步实现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互惠互通”。

  现场,与会人员都收到了一摞“独特”的地图——杭州政协文史委推出的20条宋韵经典线路和专题线路。“杭甬一湾相连、一河贯通,地域文化基因鲜明互补,具有深厚的文化合作交流基础。”杭州宋韵旅游和宁波会展经济的联动,令线上观看直播的委员们倍感新奇,纷纷发言点赞。

  “杭州货、宁波走”——说的便是宁波舟山港全力协助杭州外贸企业及时出货、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为了打造现代运输大物流体系,两地委员从杭甬老铁路改造、推进杭甬海河联运、搭建多元物流通道等方面提出建议。

  聚焦“三首”产品的互认互用,两地政协准备了36页的附录。“万事开头难”,委员们建议从首台(套)产品做起,探索出台相关政策、理顺对接流程,有序推进两地“三首”产品互认互用。

  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柯吉欣回应,“双城记”是个意义重大、前景广阔的议题。下一步,两地将持续推动重大试点平台共创、产业链互补、科创合作等。

  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华伟说,这次活动议得很透、启发很大,将成立工作专班、构建工作机制,合力推动协商成果采纳落实。

  马卫光说,这次协商活动主题重要、各方重视、准备充分、协商深入、成果丰富,开启了两地政协深化交流合作、携手建言助力唱好“双城记”的新篇章。两地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双城记”中的重大问题、重点工作和民生关切,深化协同履职,积极主动作为,当好“双城记”的建言者、助推者、实践者。

  徐宇宁表示,建言助推唱好“双城记”富有成效,搭建了专题协商平台,建立了交流沟通机制,加深了理解、密切了联系,在服务党政决策、形成广泛共识、反映意愿诉求等方面取得了成果,希望两市政协加强合作、精准发力,为形成更多协商成果持续努力,着力唱好“双城记”的政协篇章。

  本报记者  陶迈卿

  通讯员  孙奕  张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