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杭州市政协线上线下开展协商

  联谊报讯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人间天堂是杭州。

  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必然要求。8月11日,杭州市政协召开以“聚焦低碳生活方式,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为主题的“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

  围绕协商议题,会前,市政协组建16个子课题组,组织党派、相关界别、委员和县(市、区)政协聚焦“低碳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了21份调研报告。

  “住宅建筑减碳有待进一步增强,低碳生活方式有待进一步强化,再生资源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出行有待进一步提升。”市政协城建人资环委负责人在主会场作主旨发言时,就低碳住宅、垃圾分类、资源节约、慢行友好、低碳出行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低碳社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延伸。”农工党市委会认为,杭州建设低碳社区具有较好基础,截至2021年底,我省第一批200个低碳社区试点创建,杭州已有25个,建议进一步推进绿色节能规范化建设,推广低碳社区建设。

  紧接这一话题,市政协共青团界别小组提出,采用绿色建材,可减少现场湿作业90%、粉尘90%、垃圾90%、噪声70%、施工措施70%,材料可循环利用率达到70%,建议加强装配式住宅建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

  “当前外围地区居民通勤距离普遍较长,约64万居民通勤距离大于15公里,占通勤总人口的13.4%,带来了高峰期的交通拥堵。”九三学社市委会经过调研,提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多中心、网络化”,推动城市空间职住平衡等。

  “截至目前,我市电动私家车突破30万辆,个人充电桩近12万个,车桩比仅为2.5∶1,与一线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居民充电桩报装潜力巨大。”民建市委会建议,大力提升居民小区高水平充电服务。

  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质量;建设标准化回收网点,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综合施策,优化生产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余杭、滨江、拱墅区政协在各自分会场介绍调研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会议通过数字政协履职平台同步向政协委员直播,380名委员在线参与网络议政、提出618条建议。

  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负责人现场回应委员意见建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委常委、副市长柯吉欣点赞委员调研深入,所提建议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吸收采纳。

  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说,全市政协系统和政协委员要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凝聚低碳生活方式的共识,积极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持续建言低碳生活方式的良策,共建共享低碳生活方式体系,为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汤媛媛  通讯员  孙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