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归国艰辛求职路

傅斯年

  □叶胜舟

  1926年11月2日,傅斯年从德国留学回来抵达上海。别看他少年成名、“五四”旗手、饱学之士、交游甚广,但求职之路并不顺畅。据其1926年11月致北大同窗、“五四”战友罗家伦的两封信,至少考虑了8个去处,但四处碰壁,十分失落沮丧。

  首选是母校北大。他自称“如‘茫茫之狗’者留在上海,岂不都是为了对于北大之忠诚?”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北京政治氛围肃杀,师生人人自危。北大也是元气大伤,代理校长蒋梦麟和教授鲁迅、朱家骅等被北洋军阀列入拟通缉的黑名单;蒋梦麟、胡适、鲁迅、马叙伦、刘半农、顾孟余、朱家骅、马寅初、王世杰等教授难以容身,纷纷“走为上”。此时傅斯年不可能获得北大教职,不可能献身虎口,而且他也明确与蔡元培共进退,“蔡先生不到北大,故我也不去北大”。

  其次,考虑去清华。“托朋友于燕京或清华弄几点钟对付着为生”,但他心思缜密,盘算去清华有“三难”:其一,底气不足。有可能和赵元任一样,既教大学,也在闻名遐迩的国学院做研究。“我很想先自己整理一年再去,因彼处我畏王静庵君,梁非我所畏,陈我所敬,亦非所畏。”当时,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三人和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其二,时机不对。学期已过大半,清华“开学久,功课定”。其三,说不出口。赵元任曾邀他去清华任教,他因想进北大,“故辞之”。现在北大进不去,他不愿吃“回头草”,又向赵开口想进清华,“我最无颜去说”;也不愿向陈寅恪开口求荐,因陈“本是不管闲事的,最不宜奉扰”。但据吴宓1926年11月16日的日记,当天陈寅恪与清华大学教务长梅贻琦商谈,聘傅斯年任清华教授。

  再次,考虑去厦大。邀请他去厦大的顾颉刚只是个人愿望,只是说说而已,并未实际操作,“未曾早与人接洽,今乃空着”。这件事顾颉刚做得不靠谱,不仅误导了傅斯年,而且耽误了时间。

  第四,考虑去东大。但他有三个顾虑:其一,“张贼(指张学良)来,大家走路”。其二,“无预备,教国文,甚有所虑”。他解释,此时“对旧学问之见解,实如涌泉”,但适宜做研究,如上讲堂开课,则一时有困难。其三,不愿过多麻烦朋友。因为东北大学如聘请他为国文科教授,“既超出预算,且可致别科闲话”。

  第五,考虑去杭州。蔡元培邀请他去杭州,“我以为蔡先生事必是蓬莱楼阁”,意思是还只停留在设想阶段,所以没去,相信蔡元培“可以谅解我不就”。

  第六,考虑去中法大学。1920年10月,在勤工俭学的法文预备学校基础上,汪精卫、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创办北京中法大学。傅斯年对法大的分量并不满意,所以没有立即答应去,更没有作为职业首选。1950年9月,中法大学本部和数理化三系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1952年1月,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4月,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第七,考虑无奈从军。“看来此事只有两路,一仍去北京、清华、或法大(他们找我),一则弃书佩剑。”

  第八,考虑做野鸡教员。他向罗家伦感慨,“四方八面,都有不可去不能去之势”。求职不顺,憋屈之余,决心从1926年11月9日写信之日开始,“发出至大至刚之怨气”。实在没办法,“只有在上海做野鸡教员,此虽痛心,且对付一时!”甚至自嘲不如自杀,“日内方知此地野鸡教书匠之苦恼,实不如自尽之为愈也”。

  最后傅斯年依靠北大的人脉,去了中山大学。1917年,朱家骅从德国留学回来任北大教授,年仅24岁,在时任北大的28位教授中最年轻。这一年,他还不认识北大文科国文专业学生傅斯年,就已知他的大名,曾在北大预科给傅授课的教授、1918年任《新青年》六个轮值编辑之一的沈尹默告诉朱:“傅孟真这个人才气非凡!”

  1926年7月,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8月,33岁朱家骅任中山大学校务副主任委员、代理校务委员长,大刀阔斧整顿中大,原来的400多名教职员五分之四被免职,只剩下70多人,师资严重不足。10月22日,中大校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延聘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任教。朱家骅在《悼亡友傅孟真先生》中回忆,为充实中大文学院,他与校务委员长戴季陶、副委员长顾孟余商量后,聘30岁的傅斯年,任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历史系主任。北大同窗、台湾大学教授伍俶在《忆孟真》中说,是顾孟余推荐“提议聘请孟真做文学院院长”。

  朱家骅对傅斯年极其信任器重,放手由傅在中大打拼。甚至因傅坚持从厦大挖来顾颉刚教授,逼走中山大学重量级台柱──鲁迅教授,整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波。这是后话。

  朱家骅是栽培傅斯年的伯乐之一,也是他的职业“引路人”、事业“助推人”、政治“庇护人”,两人先后在德国留学。如果说胡适是傅斯年的思想导师,那么朱家骅就是他的职业导师。毛子水在《骝先先生哀词》中说:“没有朱先生的知人善任,虽有天才如孟真,即能成就,亦必困难得多。”

  朱家骅《悼亡友傅孟真先生》、伍俶《忆孟真》等悼念文章,还有很多研究傅斯年的文章都称,中山大学聘傅斯年任文学院“院长”。但据傅斯年在中大的学生陈槃在《记傅孟真师在中山大学(答傅乐成教授问)》更正,傅斯年应聘任中大“文科学长”;并明确“此正名。不知何年起,改称‘文学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