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建平:

为海宁时尚产业奔走发声

  □通讯员  徐丽佳  朱水建  本报记者  周霜

  鲁建平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在面料行业,他一直不断探索着新高度;作为政协委员,他一直关注着海宁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海宁时尚产业发声。在他看来,为小微企业发展发声,就是对民生的关注。

  鲁建平是个80后,他的时尚,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观念,以及对时尚产业的持续关注。

  2002年,鲁建平从浙江工商大学毕业后,就从父辈手里继承了家纺产业,创立了天一纺织,取自“天人合一”的理念。从一开始他就认定,许村家纺绝不是一块布那么简单。站位许村,放眼全球,从传统提花面料到时尚新兴潮流的提花面料,鲁建平的目标是做行业引领者。

  十多年里,鲁建平花大力气改造工厂设备,同时在米兰、巴黎组建海外研发团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升天一产品的设计和织造能力。多年耕耘,现在天一纺织的提花面料成了中国提花面料引领者,国内外众多大牌的面料用上了“天一”制造。企业先后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产品开发贡献奖”,获评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提花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中心”。

  “就好比攀登喜马拉雅山,现在只到了半山腰,未来依然任重道远。”立足一块提花面料,鲁建平始终在思考如何将这块面料变得更加时尚。近期,他又和许村其他企业联合推动海外研究院项目,招揽了卡地亚、宝缇嘉等顶尖大牌的设计师,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让这些大牌设计师为海宁企业服务。

  成为政协委员后,鲁建平的目光从专注自身拓展到了整个家纺产业、时尚产业。担任委员的4年时间里,他连续提交《杭州时尚产业东扩,许村如何抓住机遇》《关于海宁市时尚产业走品牌化发展的建议》等提案。他一直觉得,许村80%的居民从事着家纺相关产业,关注小微企业发展,就是关注民生产业。

  2016年,他发现由于拆迁,杭州乔司一带许多服装企业及作坊搬到许村,租住在农民房里,如不及时管理,很容易形成低散乱局面。作为土生土长的许村人和政协委员,鲁建平十分关注这一问题,经过调研及深入思考,提交相关提案,呼吁及早建立时尚产业园。

  2019年海宁政协全会期间,鲁建平提交提案《关于海宁市时尚产业走品牌化发展的建议》,被选为大会发言。为了这件提案,他和许村的其他委员走访企业,调研长达两个多月,提出企业在寻求品牌化、时尚化中遭遇的痛点,希望政府层面尽快建立统一部门,更好引领海宁时尚产业发展。提案提出后一年,海宁时尚办应运而生。

  这让鲁建平振奋不已。时尚办的成立,也让海宁皮革、家纺、经编产业等与时尚相关的诸多企业,在寻求时尚化发展中,有了牵头部门。拿最近的一些展会为例,时尚办为各个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导引,哪些企业可以参加,哪些有补贴政策,一目了然,让大家心里更有数。

  “更有成就感,也更有积极性!”鲁建平表示,助推海宁时尚产业发展,他要一直做下去,一直发强音。

  委员名片

  鲁建平,海宁市政协委员、海宁市天一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